三季度纺织市场低迷 行业或再陷洗牌“泥潭”
编辑:admin 时间:2012/1/4 阅读:1591

  
    根据生意社大宗榜数据显示,第三季度剥离化纤产业链外,整个纺织业似乎都进入冰点时期。棉纺织产业链前期受上游棉花价格持续下跌,最低点达到20%的跌价,即使季末出现稍许回暖迹象,对于棉市来说无疑仍处于区间低位。而化纤产业链以涤纶为例坐了一回“过山车”,上游成本有利支撑价格一路上涨,却在9月中旬之后,众多不利因素凸显使得该产业链价格直线下滑。茧丝绸行业则是一路狂跌,市场更加悲凉,跌价达20%。

    总体来说第三季度纺织行业“金九银十”现象未现,导致目前纺织行业整体处于低迷状态,主要和成本、供需、政策决议以及外围产业大环境有着密切关系。虽然纺织品出口统计上是同比增加,但利润却一度下滑。随着影响因素的不断变化,纺织行业洗牌升级之势再一次来袭。

    三季度纺织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

    一、产业链成本因素影响。产品生产附加值的加大,生产成本也逐年提升,纺织原料市场的涨与跌都与上游成本有密切关系。

    1.先涨后跌的化纤产业链:9月中旬为涤纶产业链价格波动的转折点,在此之前价格一路上涨,主要是受PX价格高位运行及PTA装置集中检修有利影响,导致PTA价格持续高位运行,也给下游涤纶行业有利支撑。9月中旬之后,PX题材炒作退去、PTA期价下跌、下游需求偏弱等不利因素影响下,该产业链价格直线下滑。

    2.季度狂跌的棉纺织市场和茧丝绸市场。8月中旬为棉纺织行业价格波动的转折点,7月受上游棉花价格持续下跌,下游需求缺乏回暖迹象,难以快速消化上游库存,棉花企业降价抛售意愿增强,棉纱受此影响价格跌幅明显。直到8月收储政策给棉花市场有力提振,棉价稳中略升,下游棉纱市场情况略有改善,走货并未明显好转,但价格企稳回升,市场心态暂时有所好转;茧丝绸产业,春茧的结束和秋茧的规模上市,中间的夏茧显然影响甚微。6月份春茧的收购价曾一度达到50元/公斤,干茧支撑之下,彼时茧丝市场的动荡还不明显。而随着之后消息落下,蜂拥的干茧缫丝造成丝的库存量加大,价格开始出现跌价。

    纺织原料产品供需情况

    1.供应情况:化纤产业本季度装置集中检修,厂家库存低位。棉花市场成交量目前则不明显,随着新棉上市,市场上棉花会更加充裕。春茧以及夏茧规模上市后,缫丝厂便加大生产,三季度供应充足,但是产品出口量,就前八个月统计数据看,出口明显减少。

    2.需求情况:纺织企业主要受劳动力成本上涨、人民币升值、原料价格波动、贷款利率上调等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,对原料采购需求不明显。从进口量可见一斑。

    行业相关政策决议影响

    1、皮棉收储。在9月份,皮棉市场开始收储之后,市场却产生了一个胶着的想象,就是接连十几天收储零成交,可见企业与棉农对收储价的不满以及观望。不过收储毕竟对季末棉市产生有利影响,季末棉市能出现回暖迹象收储却是起到一定心理作用。

    2.厂丝收储。和皮棉市场一样,因为茧丝绸市场的急剧跌价,国家便出台厂丝收储政策。2011年9月9日,国家茧丝绸办发布了公开收购国家储备厂丝的公告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收储是“定量不定价”,而在这个时期,很明显的,对茧丝绸也的竞争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


关于anycare   加入anycare   联系我们